在《骆驼祥子》第二章中,环境描写非常生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北平城在特定时期的景象和氛围。以下是一些摘抄:
街上的柳树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马路和便道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天气和光线
“天上的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
“朝阳的一点光,借着雪,以照明了全城。蓝的天,白的雪,天上有光,雪上有光,蓝白之间闪起一片金光,使人痛快得睁不开眼。”
人和环境
“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拉车人的生活
“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这些环境描写不仅细腻逼真,而且生动地展现了北平城在烈日下的酷热和干燥,以及底层劳动者在这种环境下的艰辛和无奈。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祥子拉车生活的艰难和悲惨,以及他所面临的种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