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惊失色”的意思是非常害怕,以至于脸色都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或者听到令人震惊的消息时,由于极度惊恐而脸色骤变的状态。
该成语出自《晋书·王敦传》,讲述的是东晋末年权臣王敦在家中看到一只大蛇,吓得脸色苍白,从而诞生了“大惊失色”这个成语。此外,《汉书·霍光传》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群臣在霍光宣布某消息时惊愕失色,不敢发言。
在语法上,“大惊失色”是一个连动式结构,可以作为谓语或补语使用。它的近义词包括“胆战心惊”、“心惊肉跳”和“面如土色”,而反义词则是“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和“从容不迫”。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惊失色”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人在极端恐惧下的生理反应,也体现了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一种典型心理状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