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刘禹锡在苏州的故事?

59

刘禹锡在苏州的故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赈灾救灾

公元832年,刘禹锡赴任苏州刺史,当时苏州发生严重的水灾,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刘禹锡立即察视灾情,为民请命,赈恤灾民。他不断上报,最终取得朝廷赐米赈灾的敕令,从本洲常平义仓中调拨了十二万石米,逐户分发,并宣布减免赋役。由于他的努力,当地消除了灾情,苏州人民将他与韦应物、白居易一起称为“苏州三杰”,并为他们建立了三贤堂。

水利建设

苏州地势低洼,历来水患不断。刘禹锡在任期间开凿汉塘,为苏州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吴郡图经续记》中提到:“梦得之为州,当灾疫之后,民无流徙。”这表明他的水利建设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苏州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

诗歌创作

刘禹锡在苏州期间,虽然忙于救灾等公务,但仍留下了少数诗作。他离任苏州时所作的《别苏州》表达了他对苏州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伤感。此外,他与白居易的唱和诗中也提到苏州的风物,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政绩卓越

刘禹锡在苏州的政绩卓越,朝廷赐给他紫金鱼袋,以表彰他的清廉和救灾有功。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把他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

晚年生活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他死后被葬在河南荥阳,并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这些故事展示了刘禹锡作为一位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在苏州的救灾、水利建设和诗歌创作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