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及其解释如下:
“父母,唯其疾之忧。”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只担心自己的疾病。子女应该关心父母的健康,而不是过多干涉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有选择的自由。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会犯上;而不犯上的人,也很少会作乱。君子应该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就会产生。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仁爱的基础。“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行为要谨慎且讲信用,广泛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有余力,就学习文献。“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父母要保持和颜悦色,有事时子女要替父母操劳,有酒食时让父母享用,这难道就是孝顺吗?强调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态度和情感的传达。“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在世时,要观察他们的志向;父母去世后,要观察他们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能长久地遵循父亲的教导行事,那才是真正的孝顺。“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解释: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不要违背。”这里的“无违”可以理解为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和礼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解释: 孔子说,现在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但狗马也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的态度,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强调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敬和爱护。“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记得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会变得年迈。这提醒我们要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情。
这些句子共同构成了《论语》中关于孝的丰富内涵,强调了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敬、爱护和情感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