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箕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shào jī qiú,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比喻 该成语以“继承父祖的事业”为核心比喻,其中“箕”指畚箕(一种竹制工具),“裘”指兽皮袄,合起来象征先辈留下的事业或技艺。
引申意义
不仅限于物质事业,也可用于形容对家族声誉、文化传统的延续。
二、出处与背景
文献依据
出自《礼记·学记》中的典故:“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意思是擅长冶铁的子女应学习制皮袄,擅长射箭的子女应学习制簸箕,强调子承父业的重要性。
历史演变
随着时间发展,“克绍箕裘”逐渐固定为成语形式,强调主动承担家族责任,而非被动继承。
三、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
可作谓语、定语,例如:“他克绍箕裘,将家族企业发扬光大。”
近义词: 成家立业、扬名显亲、安家立业 反义词
四、例句参考
1. 尽管他兴趣广泛,但为 克绍箕裘,选择从医
2. 王老三以泥瓦手艺发家,真可谓 业绍箕裘
3. 若子女皆不愿 克绍箕裘,家族传承将断
该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中“尊祖敬宗”的价值观,强调通过个人努力延续家族荣誉与事业。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