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秋词刘禹锡的主要人生经历概括?

59

一、早年生活与科举成就

出生背景:自称汉中山靖王后裔,出生于江苏徐州(彭城),洛阳为实际籍贯。

科举之路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考中博学宏词科,年仅21岁。

后任太子校书、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刘柳”。

二、政治生涯与挫折

参与革新

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永贞革新),失败后遭贬为朗州司马。

长期流放

元和十年(815年)奉诏还京,但因《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触怒权贵,再贬连州刺史。

连州期间,他创作了《竹枝词》等仿民歌体作品,深受民众喜爱。

三、地方任职与政绩

苏州刺史

八一二年(805年)任苏州刺史时,遭遇水灾,他开仓放粮、减免赋税,使百姓重获安居乐业的生活。

苏州人民为其建立“三贤堂”,与韦应物、白居易并称“三杰”。

四、晚年生活与文学成就

洛阳时期

八一九年(819年)因母丧离任,后任太子宾客、礼部尚书,晚年专注于诗文创作与友情交流。

文学地位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其诗作以豪迈、哲理性著称,代表作包括《秋词》《西塞山怀古》等。

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卒年七十二岁。

五、性格与影响

人格特质

面对贬谪仍保持乐观豁达,其《秋词》开创了唐代文学中抒发个体生命力的新范式。

历史影响

与柳宗元共同推动中唐文学发展,对晚唐及宋代诗人如白居易、苏轼等有重要影响。

以上概括综合了刘禹锡的科举、政治、地方治理及文学成就,展现了他作为“诗豪”的多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