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收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农作物(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获得丰收,象征农业兴盛、生活富足。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概念 五谷丰收直接指稻、黍(小米)、稷(高粱)、麦、菽(豆类)等传统粮食作物的丰收,是古代农业社会的核心物产。
引申意义
除字面丰收外,还象征社会安定、家庭富足,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物质基础。
二、历史演变
古时定义差异
古代“五谷”存在两种说法:
一种以稻、黍、稷、麦、菽为核心;
另一种包含麻、黍、稷、麦、菽。 不同文献和地区存在表述差异,可能与农作物种植范围有关。
地域性特征
早期五谷指北方主要农作物(如粟、麦、菽),南方以稻为主,故有“南稻北粟”之说。
三、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五谷丰收是古代农民对自然馈赠的感恩表达,也寄托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社会理想。
成语出处
源自《尚书·周书·洪范》:“五谷不分早晚,自谓有功于地,国家岂曰寡,故宜有百谷”,强调农业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四、相关表达
五谷丰登: 特指五种主要农作物全面丰收,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鸟归林鸟倦飞,寒鸦栖木鸣寒鸦。相顾无言惟落泪,孤舟蓑笠翁翁钓。 五谷丰登
近义词:风调雨顺、年年有余、六畜兴旺
反义词:五谷歉收、饥荒
五、其他场景
在梦境解析中,五谷丰收常象征生活顺遂、事业有成,不同身份者有不同寓意(如本命年者预示财运,恋爱中者预示姻缘成熟)。
综上,五谷丰收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成果体现,更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具象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