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诗人作品
《山中桂》 - 雍裕之 >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 > 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解析*:通过“四时青不凋”和“先袅最长条”展现了桂树四季常青、抗风凌霜的特性,突出其生命力顽强。
《庐山桂》 - 白居易
>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解析*:以“结根依青天”和“天风绕月起”描绘桂树根系深厚、傲骨铮铮的形象,象征坚韧不屈。
《咏桂》 - 李白
>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解析*:通过对比桃李的短暂与桂树的永恒,强调桂树在风霜中保持芬芳的顽强生命力。
二、宋代及后世作品
《唐多令·桂花》 - 刘过
>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 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解析*:虽以秋景为主,但通过“二十年重过南楼”暗示桂树历经岁月仍具韵味,隐喻生命轮回中的坚韧。
《鹧鸪天》 - 李清照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解析*:以“自是花中第一流”赞颂桂花的独特品格,虽未直接描写生命力,但隐含其傲骨。
三、其他相关作品
《梦天》 - 李贺
>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解析*:通过“桂香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持久的香气氛围,象征桂树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四、补充说明
生命力顽强的桂树常与“抗逆性强”“不畏风霜”等特质结合,如白居易《庐山桂》中“根亥日牢坚”的表述。
文化象征:
桂花在传统文化中亦象征高洁品格,如刘过《唐多令·桂花》中借中秋之景抒发人生感慨。
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桂花的顽强生命力,既有具象描写,也蕴含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