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中庭漫步赏月的诗词主要出自《记承天寺夜游》,以下是相关内容:
原文片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解析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照进屋内,诗人欣然起身赏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洒在庭院中,如积水般澄澈透明,水草倒映如藻荇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才能欣赏此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与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赏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及人生哲思。
其他相关作品
苏轼虽有多首与月色相关的诗词,但《记承天寺夜游》是唯一明确描写中庭赏月的作品。其他涉及月色的词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以月为意象,但并非中庭漫步主题。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