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敦煌》是以敦煌莫高窟为核心,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史诗级作品。其内容涵盖敦煌历史、文化、艺术及精神内核,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故事与主题:
一、历史传奇与人物
张骞西行 以汉武帝时期张骞率队西行开辟丝绸之路为主线,展现其历经匈奴劫难、被俘软禁11年后成功返回的坚韧与使命感。剧中通过情景体验剧形式,呈现张骞“手持杖节,身着汉服”的经典场景。
王圆箓的争议
叙述敦煌莫高窟保护者王圆箓在近代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历史事件,通过历史名人的视角反思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二、敦煌文化的艺术呈现
壁画与塑像
以莫高窟千佛洞的壁画和塑像为载体,展现不同时期的佛教故事、民俗活动及审美变迁。例如,唐前塑像偏瘦削,盛唐时期丰满圆润,晚唐及后世则更显修长。
音乐与舞蹈
结合古乐声与舞蹈,营造出敦煌文化的时空氛围,使观众在视听体验中感受敦煌的神秘与魅力。
三、精神内核与现代意义
一带一路精神
通过艺术演绎“一带一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核,将敦煌文化与现代全球化理念结合。
敦煌文化的传承
展现敦煌人千年来守护文化遗产的执着,强调在创新中传承东方文化的自信与风采。
四、演出特色
情景体验式: 融合室内场景与实景演出,如“穿越”式表演、沉浸式互动等,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国际影响力
《又见敦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不仅还原了敦煌千年的艺术瑰宝,更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价值,成为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