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蜀汉。主要讲述了 诸葛亮为了维护军纪,不得不忍痛斩杀了自己心爱的将领马谡。以下是该故事的详细经过:
街亭之战:
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被斩首。结果,由于马谡的骄傲自大,不听从王平的劝告,执意将军队驻扎在山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
诸葛亮的愤怒与无奈: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非常恼怒,认为马谡违反了军令,导致蜀军大败。尽管有许多将领为马谡求情,但诸葛亮觉得军法无情,不能被人情左右,最后决定挥泪斩马谡。
斩马谡:
在斩马谡之前,诸葛亮非常痛苦,但为了维持军纪和蜀汉的稳定,他最终下令将马谡斩首。马谡在临死前表示愿意接受惩罚,并希望诸葛亮能够照顾他的家人。
诸葛亮的自责与自贬:
诸葛亮在斩杀马谡后,深感自责,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他还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但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欲图中原。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严于律己和军纪严明,也反映了他对蜀汉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尽管马谡是他的得意门生,但诸葛亮在关键时刻仍然选择了维护军纪,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名相的智慧和决断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