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12章好词好句摘抄及批注
好词
昏头打脑:形容人头脑不清醒,做事没有条理。
欲断难断:形容感情或事务纠葛不清,难以决断。
先斩后奏:原指封建时代执法官吏可以先处决罪犯,然后再报告皇帝。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无因白故: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三天三夜:形容时间很长,多用于形容事情复杂或困难。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不懂得分寸。
甘居人后:甘心落在别人后面,不争先。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与世无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
自有专长:自己具有特长或专长。
省吃俭用:节省吃穿,泛指节俭。
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毫无根据。
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好句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批注:这句话体现了祥子在面对生活压迫时的内心挣扎和反抗精神,即使是最难忍受的屈辱,也要为了尊严和自由而反抗。
走吧,就是一时卖不出骆驼去,似乎也没大关系了;先到城里再说,他渴望再看见城市,虽然那里没有父母亲戚,没有任何财产,可是那到底是他的家,全个的城都是他的家,一到那里他就有办法。
批注:祥子对城市的渴望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即使暂时卖不出骆驼,他依然坚信城市会给他带来转机。
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这一刻,仿佛全归到心上来;心中发热,四肢反倒冷起来;热望使他浑身发颤!
批注:这段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祥子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波动,他的热情和希望与现实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批注:这句话通过雨的比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无法逃避现实的困境。
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批注:这句话批判了乱世中人们的盲目迷信和自欺欺人的行为,反映了社会的荒诞和无奈。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批注:这句话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祥子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和命运,就像沙漠中无法长出牡丹一样,他的命运是由他的经历所决定的。
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批注:这句话反映了祥子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的自我反省,他意识到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处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这些好词好句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语言表达,也深刻反映了祥子的性格变化和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祥子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