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中秋夜晏殊赏析?

59

晏殊的《中秋月》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背景,抒发羁旅之思与孤寂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月影、素娥、玉蟾和桂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深深怅惘。

首句“十轮霜影转庭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月影在庭院中梧桐树上转动的景象。这里的“十轮”并非实指,而是用以形容月光的皎洁明亮,如同十轮明月般照耀人间。而“霜影”则暗示了秋夜的寒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清冷。

次句“此夕羁人独向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作为一个羁旅之人,在中秋这个团圆之夜,诗人却只能独自一人在角落默默凝视月光,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可想而知。

接下来两句,“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诗人进一步借素娥、玉蟾和桂花等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素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诗人猜想她或许也有怅恨之情,因为月宫同样是清冷孤寂的。而“玉蟾”是月亮的别称,“桂花”则象征着秋天的芬芳,这两者在一起,更加凸显了月夜的清冷和孤寂。

晏殊身为北宋时期的名臣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这首《中秋月》很可能是他在外任职或游历期间,恰逢中秋佳节,触景生情而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晏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如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中赞道:“晏元献公《中秋月》诗云:‘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词旨凄婉,盖寓怀抱也。”

总的来说,晏殊的《中秋月》以独特而含蓄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一个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愁,幽怨中有伤感,孤独里饱含思念之情,用词明净简洁,却有着深远的意境,是一首极能触动人心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