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陶行知作品摘抄及感悟?

59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陶行知教育名篇的摘抄及感悟:

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国家过程,而不是学生个别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教育的极度认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发展的重要思路。

影响深远的教育名篇

陶行知先生的名篇较多,包括《家书》《读书志》《教育的心得》《学生的日记》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实验中学校刊》。这本校刊在当时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校刊中活泼有趣的文章和生动形象的图片,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表达自己的平台。在文章中,陶行知以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倡导人性化的教育,传递出了一种关怀及尊重学生的深刻思想。这些理念的引入,对于当时严格制度的教育体制就显得非常先进和开放,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并不是纯粹地抽象理论,而是与实践紧密相连。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而不是硬性的灌输。

爱的重要性

马可连柯说过的这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若没有爱,就不能称其为“教师”,更不能教育学生。对学教育,更需要严格。优秀生有许多优点,他们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富于进取,成绩优秀,但对他们不能偏爱护短,对他们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当他们犯错误时,要一视同仁,不能纵容包庇,蒙混过关,应进行严肃处理,使他们及时受到教育,认识错误。当优秀生取得好成绩时,还要适当地向他们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不断前进,要让他们明白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要坐井观天,教育他们谦虚、谨慎,勇攀高峰,将来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师爱是过程中,也就很容易找到前进的路。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和培养好儿童,成了我们教育事业的千秋大计。

教育的境界

陶行知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学生的三种学习境界——“马上就好”,“差不多了”和“我想再看看”。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教会学生应付考试,而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在学问的世界里愉悦地游玩。学问的境界应当是走向无尽的、传统实践上不存在的深度和广度。

教育的前奏

陶行知在这篇文章中提到,教育应该从孩子成为个体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教育应该从早期的胎教、儿童音乐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儿童语言教育开始。在陶行知的思想中,教育应该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教授孩子,让他们在最佳的状态下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教育的本质

《陶行知文集》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力量的教育经典。它让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让教育回归生活。在教育方法上,他倡导“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为核心,陶行知先生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以身作则

须知,任你口若悬河舌灿莲花,都不敌四字: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应当以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通过这些摘抄和感悟,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深刻而且实用,他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以及他倡导的“爱”和“实践”的教育原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习和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