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小径红稀》翻译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
原文p1:小径红稀①,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②。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③,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①红稀:花儿稀少。红,指花;②阴阴见:暗ness显现;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译文p2: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在这美好的春光里,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早归来。然而映入眼帘的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赏析p3: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上片四句写小径、芳郊、高台的自然景象,以及杨花扑面带人的愁绪。下片七句分写室内与室外,通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等句子生动地描绘初夏嘉树繁阴的美丽与永昼闲静的宁静。词人用杨花飘舞、香烟袅袅等描写,既表达了暮春的气息,又展现了初夏的情趣。后两句写愁情与夕阳照见院落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优美。
前人评此词为写景流丽,沈际在《草堂诗余正集》中指出:"结如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又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