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山景古诗欣赏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认识课中的字 2、学生能感受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并理解这种情感如何与自然景色相结合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对文学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提问:大自然美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是否美丽?(板书课题) 2、揭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山景。(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阅读诗歌 2、小组讨论交流 3、各组代表汇报,教师点拨 4、教师总结:这篇诗主要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雨的深情与赞美。
三、深入探究
1、自读感悟: - 纷纷的雨声 - 雨后的绿洲
2、小组讨论交流: - 感悟雨声的美好:如水淋淋、 啼啭 - 感悟雨色的美:绿得耀眼, 还是绿色像流动的清泉 - 看到作者的感受,如为大自然写诗,激发学生的想象
四、总结
1、教师朗读诗歌并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这篇诗生动地描绘了山雨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这不仅是文字上的美,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板书设计]
1、教学重点:描述雨声的美妙和神奇 2、教学难点:雨中的绿色之美
[教案点评]
通过深入探究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不仅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课堂上可以多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实际创作活动,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优质的教案更贴近学生的认知,让他们能在课余时间通过这些思考,感受到诗歌带来的温暖与美感。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