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护环境中班教案1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护环境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 2、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比如,树木可以提供水源、保持土壤肥沃、释放氧气等。) 2、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树各部分的作用。(如,树叶能吸收水分,树木根部可以提供养分等。)
教师小结:
树根可以 absorbing、储藏水分和养分,抓住泥土,使树干牢固;树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可以入药、治病。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等。
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1)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2)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3)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少噪声等。
4、组织幼儿观看录象,进一步了解树木的作用。5、引导幼儿讨论,提问:“树的作用真的那么重要吗?”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知识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活动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预先准备是否充分,更取决于在活动中教师能否真正体现“做中学”这一理念。如果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通过讨论、猜测等方式,让他们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些活动才是值得推广的。
活动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们从我做起,互相监督,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万物吐绿、百花飘香的大花园而共同努力吧!
教室延伸:
小朋友们都很爱自己的家,那么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回去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汇报一下你心目中的美丽家园的形象吧!
推荐阅读
赠刘蓝田一作卢象诗_王维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_赠刘蓝田阅读答案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