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初中劳动节主题班会设计教案1:“劳动最光荣”个人劳动体验分享
班级会目的
- 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如何正确对待公益劳动;
-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
- 激发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的思想品德。
一、引言
“劳动是一门神圣的学问”,达·芬奇说过这句话。今天是国际劳动节,我们共同为这个全球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响赞歌!让我们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力量吧!
二、活动流程
- 主持人点拨:劳动最光荣
- 导入: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吗?”并展示“劳动最光荣”歌曲(歌曲名称可选择《劳动最光荣》)。
-
点明主题:“劳动是一门神圣的学问,劳动最光荣”。
-
小品表演:《一件小事》
- 部分学生表演小品,展示不同同学对公益劳动的看法与理解。
-
讨论:同学们是否了解“劳动最光荣”的意义?哪些同学因为害怕付出而不敢参与?
-
讲好“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 王兰兰同学讲述毛语言帮助贫困学生的故事,强调伟大的领袖如何热爱公益劳动。
-
鼓励学生模仿这种品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感受。
-
献给劳动者一首诗:艾青《给乌兰诺娃》
- 诗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劳动者(乌兰诺娃)的敬意,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
点题:劳动成果是不可衡量的,但只要我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
分组劳动:整理书包中的“小习惯”
- 小组任务:清理书包里的“不尊重劳动者”的物品(如水杯、铅笔等),并用作品纸记录下劳动感悟。
-
组长总结各组劳动成果,激励全班同学向劳动成果致敬。
-
主持人总结
- 总结:“劳动最光荣”不仅是对个人的承诺,更是对集体的保护。
- 鼓励全体同学从小事做起,为劳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板书,包括主题名称、意义解读、活动内容与成果展望等。
其他建议
- 互动性:在活动中增加提问或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实际行动:通过具体的劳动任务(如整理书包中的“小习惯”),让学生将所学融入生活。
- 情感共鸣:从诗歌中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敬仰之情,并鼓励大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希望以上设计能帮助您准备出一个精彩纷呈的班级会!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或补充,请随时沟通。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