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荀子认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是荀子治学之道的核心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通过学习来完善。学习,也就成为人成就自己、利用自然界、造福于人的根本方法。因此,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人从“恶”向善转变,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此外,《劝学》还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荀子认为,学习需要勤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他通过一系列比喻,如“青”胜于“蓝”,“冰”寒于“水”,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改变、有所提高,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甚至超越自我。
综上所述,《劝学》是针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的。荀子认为,学习是完善人性、成就自我、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