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

59

尽善尽美

故事:孔子在齐国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认为其“尽善矣,又尽美也”,以至于他一连好多天吃肉都没有味道,这就是“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侃侃而谈

故事:孔子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谈吐,在家中温和恭顺,在朝见场合则长于谈论,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则恭敬不安。

不舍昼夜

故事:孔子站在河边感叹时光流逝,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

始作俑者

故事:孟子与梁惠王讨论治国之道,孟子用木棍和刀子杀人的比喻,指出用政治害死人同用刀子杀死人没有不同,进而批评梁惠王的治国不当,认为当权者应该以仁爱治国,否则就是“始作俑者”。

五十步笑百步

故事:孟子批评那些自己与别人有同样缺点,却只是讥笑别人的人,认为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行为是不对的。

韦编三绝

故事:孔子晚年研究《易经》,反复钻研,把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最终写成《十翼》,这个成语形容勤奋好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故事: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但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体现了他谦虚好学的精神。

登堂入室

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孔子认为其技艺尚未达到高深境界,用“登堂入室”来形容子路的技艺尚未入门。

鸣鼓而攻

故事: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推行新法,孔子因反对而气愤无比,最后发出追杀令,要求其他弟子一起攻击冉求,这个成语形容公开谴责和讨伐。

以强凌弱

故事:孔子想游说奴隶起义首领跖走入正途,但跖却骂孔子是“天下最大的盗”,孔子感到羞愧,这个成语形容强者欺负弱者。

出类拔萃

故事: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古代伯夷、伊尹是否同孔子差不多,孟子回答“圣人和其他人也是同类,但圣人已远远超出、高过其他人了”,这个成语形容某人在同类中非常突出。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反映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行为,也体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