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势合一:
王夫之认为历史有其自身的运动法则,受到一种必然趋势的支配,这就是他的“理势合一”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发展是一种合乎规律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历史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主体和社会历史发展动力:
王夫之在“理势合一”的历史哲学中,还涉及了历史主体和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等思想。虽然他尚不足以看到农民起义是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表现,但他认同农民造反的一面,也有以自残拒绝农民军希望与之合作的一面。
批判精神和理性色彩:
王夫之对历史的研究和解读充满了批判精神和理性色彩。他认为“过去,吾识也;未来,吾虑也,现在,吾思也”。在他精辟而独到的历史解读中,他善于从多个史料之间进行对比,去伪存真,得出许多常人无法注意而又富有新意的观点。
以史为鉴:
王夫之强调以史为鉴,认为具备历史思维就能够充分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认识到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从而让以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他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
民族主义思想:
王夫之的史学思想中贯穿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他以是否有利于民族利益为臧否人物和评论朝政得失的重要衡量尺度。
趋时更新:
王夫之提出了“趋时更新”的史学理论,认为历史是发展、进化的,主张从事著史、论史必须有自己的宗旨和原则。
综上所述,王夫之的历史思维体现了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历史教训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