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伐齐是一个古代中国的成语,指的是多个国家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这个成语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复杂的合纵连横政治斗争。具体来说:
背景:
在战国时期,齐国是七雄之一,其势力强大,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为了对抗齐国,其他诸侯国采取了合纵的策略,即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齐国。
事件:
公元前288年,李兑曾合纵五国攻秦,但之后齐国毁约吞并宋国,退出合纵联盟。苏秦游说五国联合对抗齐国,最终五国合纵伐齐,燕国大将乐毅攻下齐国七十二城,齐国几乎灭亡。
成语含义:
合纵伐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多个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对某一强大势力进行打击的行为。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揭示了合纵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综上所述,合纵伐齐是一个描述多国联合对抗强大势力的成语,具体指战国时期五国联合攻打齐国的历史事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