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却以三天时间成功借到箭矢,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周瑜作为孙权军中的将领,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故意为难他,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自信地回应只需三天时间,并立下军令状。他向鲁肃求助,借来二十条船,每条船配备三十名军士,并用青布幔子和草把子进行伪装。
在前两天,诸葛亮没有任何动静,让周瑜感到疑惑。到了第三天凌晨,诸葛亮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告诉他计划前往曹军水寨借箭。在大雾的掩护下,诸葛亮将船队连接起来,朝北岸曹军大营进发。船队靠近曹军后,诸葛亮命令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因大雾不敢轻易出战,只派弓箭手射箭。箭矢射在草把子上,诸葛亮又适时将船掉过头来,继续受箭。
最终,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诸葛亮如期交付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得知后自叹不如,意识到自己被诸葛亮智取。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同时也表现了周瑜的嫉妒和险恶用心。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许多成语和戏剧的灵感来源,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至今仍广为流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