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学派的名言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农业的重视和农事活动的智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农家学派名言:
“救荒不如备荒,备荒莫如急农时”出自清代魏源《吴农备荒议》。这句话强调了预防灾荒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抓住农时是最有效的防备措施。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出自宋代翁卷诗《乡村四月》。这句诗描绘了乡村中农忙时节的繁忙景象,农民在完成了蚕桑工作后,紧接着又要进行插秧。
“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出自清代赵俞《踏车曲》。这句话反映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农民们辛勤劳作却仍然面临水源短缺的困境。
“农为本,忠爱民”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农家学派逐渐走到世人面前,并得到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支持。农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劝耕桑、自给自足。《汉书》中记载:“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农家谚语。这句话强调了深耕和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雨打纸锞灰,大麦烂成灰”反映了农家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预测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种地不养猪,守着庄稼哭”这句话说明了农家学派认为养猪和种地是相辅相成的,养猪可以提供肥料,促进农业生产。
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农业的重视,也展示了农家学派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