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复句,也称为顺承复句,是汉语中一种表示连续发生动作或事件的句子结构。在这种复句中,分句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或逻辑顺序,使得句子流畅地表达一个连贯的动作流程。
承接复句的特点
时间顺序:分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首先…然后…”或“先…再…”等。
逻辑顺序:分句之间存在因果、条件、时间等逻辑关系,使得句子意义连贯。
常用关联词:包括“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继而”、“终于”等。
承接复句的例子
时间顺序的例子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上班以后,首先清理卫生,关掉充好电的灯源,然后就开始在窗口收上井工人的矿灯,再把充足电的矿灯发放给下井的工人。
逻辑顺序的例子
司机下了车,乘客也跟着下去。
这样商定后,他们都似乎有一种轻松感,于是便开始说起村里的新鲜事。
空间顺序的例子
他们穿过一片枣林,走进一座大院落。
大山的深处有一座哨卡,几个战士默默地在那儿驻守着。
承接复句与并列复句的区别
并列复句:各分句在意义上平等并列,没有主次之分,如“感情的短处在于会使人迷失方向,科学的长处在于它是不动感情的。”
承接复句: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或逻辑关系,如“他看了我们一眼,就昂着头走了过去。”
通过以上例子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承接复句在叙述连续动作或事件时的重要作用,它通过明确的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使句子结构紧凑、意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