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通过哲学思辨,强调琴声源于演奏者与听者的互动,成为最动人的存在。
二、 唐代雍陶《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以清幽意象描绘琴声与自然和谐共鸣,成为文人雅士的典型意象。
三、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通过月夜竹林的静谧背景,烘托琴声的清幽与超凡脱俗。
四、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以雄浑气势描绘琴声的磅礴感,被赞“如听万壑松”的震撼。
五、 白居易《船夜援琴》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简洁明快地表现琴声在月夜中的悠扬美感。
六、 其他经典诗句
王维《酬张少府》: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2.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 李颀《琴歌》: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4. 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苏轼《琴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琴声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共鸣,既有具象描写如“流水潺潺绕指柔”,也有抽象表达如“如听万壑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