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爱迪生通过改良碳化棉丝灯丝,发明了实用的白炽灯泡。以下是具体过程:
材料探索与突破
爱迪生在研究传统照明方式(如煤气灯、蜡烛)的局限性后,开始寻找更耐用的灯丝材料。1879年,他偶然发现碳化棉线在高温下可稳定发光且不易燃烧,这是电灯泡实用化的关键突破。
技术改进与专利申请
爱迪生将碳化棉线装入灯泡后,成功点亮了持续45小时的电灯,但灯丝易烧断。
1880年1月27日,他正式申请了电灯专利,采用碳化竹丝作为灯丝,寿命延长至1200小时。
系统配套与推广
爱迪生不仅改进了灯丝材料,还设计了高效电路,并推动建立发电站和输电网,使电灯得以大规模生产和普及。
补充说明
虽然爱迪生是第一个成功商业化电灯泡的发明家,但电灯的原理基于之前科学家的研究(如气体放电现象)。爱迪生的贡献在于通过材料改良和系统优化,使电灯成为安全、实用的照明工具。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