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草船借箭》剧本
第一幕:军帐商议
地点:东吴大都督周瑜军帐中
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
旁白: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叹气):诸葛亮挺有才干,真是羡慕嫉妒恨啊!怎么才能让他出丑呢?
诸葛亮(进入军帐):都督,想和我商议什么事?
周瑜: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用弓箭最好。
周瑜:那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过不知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十天能造好吗?
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那么先生预计要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只要三天。
周瑜(吃惊):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大笑):快,取文书来,让诸葛亮写军令状。
诸葛亮(写军令状):好,我这就写。
周瑜(摆酒席):来,我们痛饮一番!哈哈哈哈……
第二幕:准备借箭
地点:江边
人物:诸葛亮、鲁肃、军士们
旁白: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一千多个草把,排在船的两边。
诸葛亮:鲁肃,请你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侧,我自有妙用。
鲁肃(疑惑):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请你帮这个忙,我保证三天内完成借箭。
鲁肃:好吧,我答应你。
第三幕:草船借箭
地点:曹军水寨
人物:诸葛亮、鲁肃、军士们、曹军弓弩手
旁白: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船开到曹军水寨,诸葛亮对士兵说:“你们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咱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军弓弩手(射箭):江上雾大,敌人忽然来弓,我们看不清,不要轻易出动,只能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
旁白:靠近曹军水寨,船两边的草把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第四幕:归还箭矢
地点:江边
人物:诸葛亮、鲁肃、周瑜
旁白:诸葛亮回到江边,鲁肃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鲁肃:诸葛亮,你真神机妙算!
诸葛亮:多谢鲁肃帮忙。
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旁白: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草船借箭的故事传为佳话。
建议
在排演课本剧时,注意以下几点:
角色表演:
要充分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镇定自若和周瑜的妒忌心理。
情节连贯:
确保每个场景之间的过渡自然,情节发展合乎逻辑。
语言生动: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观众的代入感。
氛围营造:
通过灯光、音效等手段,营造紧张激烈的氛围,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