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故事和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凿壁偷光:
匡衡家贫,买不起蜡烛,凿通墙壁借邻居的光读书。
悬梁刺股:
孙敬悬头读书,苏秦刺股驱睡。
囊萤映雪:
车胤用萤火虫照书,孙康借雪读书。
韦编三绝:
匡衡编竹简,编连的皮绳断了三次。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认真。
读书破万卷: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开卷有益:
读书总有好处。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诗礼之家:
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一箪一瓢: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摇头摆脑:
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
洋洋盈耳:
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燕颔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
寻章摘句: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雪天萤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雪窗萤几:
比喻勤学苦读。
文弱书生:
文雅而体弱的读书人。
徒读父书:
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
宿学旧儒:
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硕学通儒:
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一目十行:
同十行俱下,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
舌战群儒:
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
山陬海筮:
泛指荒远的地方。
31.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32. 然荻读书: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33. 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34.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35.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36. 囊萤照书: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37. 纳士招贤: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38. 目不识书: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
39.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40.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41.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42.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43. 琅琅上口:形容诵读熟练、顺口。
44. 匡衡凿壁:凿通墙壁,引进烛光读书。
45. 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
46.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