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李白故事:
金銮殿上的才子
天宝初年,李白结识了贺知章,并被引见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李白当场根据玄宗的意思写下了一篇“和番书”,并一边与玄宗谈话,一边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铁杵磨成针
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天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铁杵。李白问老婆婆为何磨铁杵,老婆婆回答说要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深受触动,回家刻苦用功,最终成为唐代大诗人。
李白下馆子
李白的酒品不太好,喝醉后甚至敢惹怒皇上。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有限,半打酒下肚就开始说胡话。他的诗中提到“金樽美酒斗十千”,说明一斗酒的价值很高,能够换来一百篇诗,几乎能把酒钱折完。
醉书狂草敌兵
李白酒醉后喜欢写诗,有一次他在酒店里喝醉,写下了一篇狂草,吓得敌人以为他是神仙下凡。
巧对胡乡绅
唐开元十三年,李白在三峡重镇南浦与当地诗友吟诗、作赋、联对。当地有个不学无术的胡乡绅,以祝寿为名请李白及众诗友赴宴。酒过三巡,胡乡绅出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李白当即对出下联“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令胡乡绅自知才气不如,连忙陪笑说“请喝酒,请喝酒”。
李白的童子才
李白5岁时,跟着父亲从西域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10岁时,他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一次,一位客人以谜语考验李白,李白巧妙地回答出了谜底,令客人佩服不已。
离家远游
李白25岁时,决心离家到外面去游历,结交名士,寻找机会辅助皇上。他对父亲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志在四方,胸怀天下。待在家乡怕是没法施展我的才能。”于是,他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
遇仙
李白晚年政治上不得志,怀着愁闷的心情在各地游历。一天清晨,他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听到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吟诗。李白追上前去,发现是一位隐居的老翁许宣平。李白觉得老翁的诗句动人,决心要找到他,但最终未能如愿。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才华和个性,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和人生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