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励志的词语和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的精神。孙敬为了保持读书时的清醒,用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绑在房梁上,这样一打瞌睡,头一低,绳子就会扯痛他的头皮,提醒他继续学习。
凿壁借光:
匡衡为了读书,凿通了与邻居家相连的墙壁,借邻居家的光线来照明读书。
囊萤映雪:
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
发奋图强:
意指振作起来,奋发努力,要干出一番事业。
持之以恒:
长久地坚持下去,不断努力,不轻易放弃。
废寝忘食:
形容专心致志地学习或工作,连吃饭睡觉都忘了。
夜以继日:
形容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工作或学习。
好学不倦:
形容非常勤奋好学,不知疲倦。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爱读《周易》,翻动次数多了,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闻鸡起舞:
祖逖与刘琨年轻时即有为国家效力的抱负。他们晚上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经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训练,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全神贯注: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投入。
聚精会神:
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一丝不苟:
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专心致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意味着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意味着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出自《论语》,形容人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烦恼。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强调个人的志向和决心不可被剥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大学》,是儒家提出的人生理想,从个人修养到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孟子》,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精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强调在困境中奋发图强,才能获得成功和生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知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离骚》,表达了一种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
这些成语和词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刻苦努力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