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师德确实是教师立身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立身之本。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做到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只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端正自我的定位,明确行动的方向,实现教育强国梦。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高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两种约束,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我们要大力弘扬五种精神,恪守依法执教的师德底线,做人民满意教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做到“忠与爱”:“忠”就是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如果没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是坚持不住的。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工作中一点点艰辛就猥琐不前那就不叫事业心。教育我们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其次是要有热爱教育的心灵。“爱”就是要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如果不热爱学生,师德修为是达不到境界的。
师德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教育的热爱,一种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只有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他们人生的导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而言,师德的培养与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充分探讨师德的内涵,并特别强调: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在于教师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观照;师德的种种体现,必须是发自真心,并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而言,“师德”的培养与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充分探讨“师德”的内涵,并特别强调: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在于教师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观照;“师德”的种种体现,必须是发自真心,并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师德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常说教师必须“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且我们总把“身正为范”放在首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这一职业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先进、主流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年轻一代,很难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起来。教师的水准体现在学历、能力和师德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师德。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综上所述,严守师德是教师立身的根本,是教师成为学生榜样和人生导师的关键。教师应当时刻铭记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到自尊自律、廉洁从教,以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影响学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