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他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他多次被贬谪,先后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次年病死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歌赋上,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也极具影响力。他的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画作则有《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