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郑板桥坚韧不拔的故事?

59

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以坚韧品格和为民情怀著称。其故事主要围绕《墨竹图》的创作背景和潍县抗灾经历展开,体现了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一、《墨竹图》与坚韧品格

郑板桥在穷困潦倒时创作了《墨竹图》,题诗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竹子的观察与感悟,更寄寓了他面对人生困境时的顽强意志。其一生历经科举失意、家道中落等挫折,却始终坚守书画与为民情怀,成为“扬州八怪”之一。

二、潍县抗灾与为民情怀

灾荒背景

公元1746年,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时,恰逢连续五年自然灾害(旱灾、蝗灾、水灾),导致潍县民生凋敝,灾民流离失所。

开仓放粮

面对灾情,郑板桥力主开仓放粮,但屡遭上司阻挠。他冒着被革职风险,自作主张打开官仓赈济灾民,并烧毁借条,确保粮食能真正发放到贫困百姓手中。

以工代赈

潍县灾后收成仍不理想,郑板桥另辟蹊径,组织灾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既解决就业问题,又增强民众抗灾能力。

三、清廉与担当

郑板桥为官清廉,始终将百姓疾苦放在首位。在范县任知县时,曾婉拒巡抚索求书画,以实际行动维护廉政。其“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使他在潍县和范县均留下良好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四、历史评价

郑板桥以坚韧品格和务实作风,成为清代官吏与文人兼具的典范。其抗灾事迹被《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郑板桥的清廉故事》等官方文献收录,其诗句《墨竹图》也成为中华文化中激励后人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