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关郑板桥的故事?

59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下是关于郑板桥的一些故事:

中年得中进士:

郑板桥在中年时考中进士,并曾任知县。在任期间,他遇到灾荒,积极呈报并请求救济百姓,甚至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并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

因赈灾得罪上司:

由于郑板桥在赈灾中的表现,他得罪了上司,最终选择辞官不做,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表达了自己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的决心。

戏弄盐商:

郑板桥在当县官时,曾遇到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子。他同情小贩的遭遇,于是戏弄盐商,用细木片扎成“芦枷”,上面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挂在犯人身上示众,结果吸引了大量观众,盐商只好求情放人。

与老妇人的故事:

郑板桥在郊外踏青时,遇到一位老妇人,她的女儿饶五姑娘希望郑板桥能为她书写《道情十首》。郑板桥不仅满足了她的要求,还被老妇人提出将小女儿嫁给他。后来,郑板桥中了进士,履行了娶亲的承诺。

“奉旨革职”:

郑板桥在任知县时,因开仓放粮救济穷人,被皇上撤了职。他雇船回扬州时,见一条官船挂着“奉旨上任”的旗子,便自嘲地挂了一块绸绢,写上“奉旨革职”四个大字,也挂在桅杆上,显示出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幽默。

卖画为生:

郑板桥辞官后,回到扬州卖画为生。他的书画价格昂贵,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对他们的高价求画不予理会,有时甚至骂人。他的这种怪脾气使他在民间留下了“难得糊涂”的印象。

这些故事展示了郑板桥的正直、幽默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书画三绝不仅在当时享有盛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