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投地和出人头地是两个常见成语,但存在以下区别:
一、词语含义
出人投地 - 正确写法
(应为“出人头地”):原指佛教徒修行成功后,身体俯卧于地,现比喻真心佩服而甘愿服从或投入某种环境或事业。 - 常见误用场景:
被误写为“出人投地”,例如“他出人投地地投身公益事业”(正确应为“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
- 含义: 指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因才能、成就等优势显得卓越。例如:“他通过努力终于出人头地,成为行业精英。”。 二、核心差异 指向不同
出人投地强调“投身”或“屈服”,如“他出人投地地加入新公司”(实际应为“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强调“超越”或“突出”,如“他在团队中出人头地”。- 感情色彩:
出人投地多含中性或略带贬义(如被迫屈服),而出人头地是褒义词,表示积极进取的成就。
三、使用建议
避免混淆:在写作和口语中需注意区分,参考权威词典或成语词典确认写法。- 结合语境选择:
若表达“主动投身某事”可用“投身事业”“投奔理想”;
若强调“取得显著成就”则使用“出人头地”“崭露头角”。
四、成语出处
两个成语均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原指让步以成全他人,后引申为对卓越者的礼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