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男,浙江湖州人,生于浙江绍兴,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多个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清华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习,并于1937年前往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居里夫妇。1940年,他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并在1946年获得了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回国后,钱三强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和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他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发现重原子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解释。在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钱三强不仅作为技术上的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还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迅速组织核科技专家参与原子弹研制,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60年,他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功氢弹。
钱三强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核科学事业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核技术发展,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奠定了基础。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