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朱熹的时代背景?

59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 南宋时期(1130年-1200年左右)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诗人。他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对儒家经典,尤其是《论语》和《孟子》,有深入的研究。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朱子”,并且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生活在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金、蒙南侵,赋税苛重,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的腐朽导致纲常破坏,礼教废弛,官场贪风日盛,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理想失落,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稳定国家秩序,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拯救社稷,拯救国家,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朱熹的生平与背景显示,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聪慧过人,深受家庭的熏陶。朱熹的父亲是一位儒生,母亲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这样的家庭背景为朱熹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他青少年时期,朱熹便展现出对儒学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对《论语》《孟子》的研究。他常常在家中与父亲讨论儒家经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