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遗传、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详细分析及实例:
遗传
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例子: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父,必有其子。”
“虎父无犬子。”
“从小学起,我就发现我在体育方面不如别人。就拿跑步来说吧,我总是会落到最后几人里。我从小个头就比较小,但一个个头或我差不多的女孩却总是跑在最前面。不是我没有用尽全力,我曾记得我用尽全力的去跑,想要看看是我不行还是我没尽力,最后发现我是天生跑得慢。而我的家族里也确实没听说有什么善跑之人,我想这应该是遗传作用吧。”
环境
作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例子: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主观能动性
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例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逆境出人才。”
“众人皆醉我独醒。”
“有志者事竟成。”
建议
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正确处理遗传、环境和教育这三者的关系,共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遗传提供了发展的基础,环境提供了发展的条件,而主观能动性则是实现发展的关键。通过合理利用遗传优势,积极适应和改造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最大化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