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其二》 (司马迁):“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左传·宣公十五年》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上安州裴长史书》《韩非子·解老》
《荀子·天论》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表达方式,描绘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