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在1954年春天写了两首与春天相关的诗歌,分别是《春天》和《春姑娘》。
《春天》的内容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桃花的开放隐喻着新的社会和新生命的诞生。诗中写道:“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春姑娘》则以春姑娘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写道:“春姑娘来了——/你们谁知道,她是怎么来的?/我知道!我知道!她是南方来的,/前几天到这里,/这个好消息,是燕子告诉我的。/你们谁看见过,她长的什么样子?/我知道!我知道!她是一个小姑娘,/长得比我还漂亮,两只眼睛水汪汪,/一条辫子这么长!她赤着两只脚,/裤管挽在膝盖上;/在她的手臂上,挂着一个大胆柳筐。/她渡过了河水/在沙滩上慢慢走,/她低着头轻轻地唱,/那声音像河水在流……/看见她的样子,谁也会高兴;/听见她的歌声,谁也会快乐。/在她的大柳筐里,/装满了许多东西——/红的花,绿的草,/还有金色的种子。/她把花挂在树上,/又把草铺在地上;/把种子撒在田里,/让它们长出了绿秧/她在田垅上走过,/母牛仰着头看着,/小牛犊蹦跳着,/大羊羔咩咩地叫着……/她来到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高兴,/一个个果子园,/都打开门来欢迎;/那些水池子,/擦得亮亮的;/春姑娘走过时,/还照一照镜子”。
这两首诗歌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新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