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均与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地名相关:
一、以封地名为姓
晋大夫邴豫之后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邴豫因食邑于邴(今河南成武县东),其后代以封地“邴”为姓。该来源是邴姓最主要的起源,据《通志》记载,邴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城邑,其子孙以此地为氏。
齐国大夫邴鸀之后
郑国大夫邴鸀(又名祊),因封地在春秋时期祭祀泰山的城邑(今山东费县东),其后代以“邴”为姓。该支望族多出自鲁国(后改鲁郡),是邴姓的重要分支。
二、以官职为姓
齐国大夫邴意兹(秉意兹)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邴意兹(史书记载为“秉意兹”)以官职为姓,后演变为“邴”姓。该来源与“邴”与“秉”氏的关联性有关。
三、赐姓
汉代名将李陵之后
南北朝时期,汉代名将李陵的后代归顺魏国,魏帝在邴殿接见他们时赐姓“丙”,因此李陵后裔也以“丙”为姓。由于古代“丙”与“邴”通用,故李陵后裔也称为邴氏。
补充说明
地域分布: 邴姓主要分布于山东,尤其是河南成武县和山东费县一带。 历史名人
以上三种来源共同构成了邴姓的复杂谱系,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分封制对姓氏形成的重要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