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三伏是指 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每伏大约10天,整个三伏期大约持续30天至40天。
具体来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形成“桑拿天”的天气特点。三伏的日期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决定,传统上以“夏至三庚便数伏”来计算,即从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
三伏天的“伏”字有两层含义:一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二是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在这期间,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导致地表层热量累积,使天气异常炎热。
因此,酷暑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人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并注意饮食和养生的调整,以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各种不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