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月1日(国际劳动节)的来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起源背景
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1.6万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举行了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这是美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国际社会主义者的推动
1889年7月,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代表大会,决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美国工人的斗争并推动全球工人团结。
二、发展与意义
全球范围的传播
1890年5月1日,欧美多国工人开始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改善工作条件。随后,五一节逐渐成为全球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成为劳动人民团结奋斗的象征。
中国本土的纪念活动
- 中国最早大规模纪念五一节始于1920年,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工人开始集会游行。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5月1日定为法定假日,成为全国统一放假的节日。
三、核心价值
五一节不仅是对美国芝加哥工人斗争的纪念,更成为全球劳动人民争取权益、团结奋斗的象征。它强调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倡导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劳资矛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