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的国学常识,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六经
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
二、六艺
教育体系 周朝贵族教育体系,包含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
六部
隋唐中央行政机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六书
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四、六义
诗经
分类: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其他领域
如《易经》的爻辞、乐经的演奏技巧等。
五、其他常见含义
数字: 五加一的和,或表示顺序的第六。 上、下、东、西、南、北。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文化象征 六合方位:
婚姻礼仪:
六畜:马、牛、羊、鸡、狗、猪。
七、历史典故
六国:春秋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今河南、安徽一带),西周康王时归附。
昭陵六骏:唐太宗陵墓陪葬的六匹战马(什伐赤、青骓等)。
以上内容涵盖“六”在国学中的核心概念及延伸,可根据具体学习需求进一步探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