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离骚》和《九歌》中多次以兰花为意象,通过兰花的高洁品质表达自身理想与遭遇。以下是主要相关诗句及注释:
一、《离骚》中的兰花诗句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以江离、芷草为佩饰,秋兰象征高洁,表达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通过早晚采集木兰、宿莽的意象,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用夸张手法表现培育兰草的执着,体现其坚守气节的品格。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以兰皋(兰花生长的水边平地)为背景,隐喻理想境界的追求。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表达兰花虽具高洁却愿顺应世俗的矛盾心理,体现屈原的悲剧色彩。
二、《九歌》中的兰花诗句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与《离骚》呼应,描绘兰花与麋芜并生,香草满堂的清幽景象。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通过色彩对比,突出兰花在幽静环境中的孤高气质。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以色彩变化表现兰花在不同季节的独特美感,隐喻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目成"
结合神话意象,展现兰花与神灵、美人之间的精神共鸣。
三、其他相关诗句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离骚》中表达对兰花永恒品质的赞美。
以上诗句通过兰花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美,又隐喻了屈原的政治理想与人格追求,成为中华文化中“香草美人”传统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