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用典故与反用典故举例
正用典故
正用典故即依照所引故事或语句的原意来用它。例如: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明用了《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是写狩猎,实则暗用了《楚辞·东君》中“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表达抗敌的决心。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通过引用典故既赞李云,也自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闻笛赋”和“烂柯人”,表达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恍如隔世的感觉。
反用典故
反用典故是反用以前的典故使产生意外的效果,即翻典。例如: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
李商隐《贾生》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反用贾谊的典故,讽刺朝廷对于使用人才的错误认识,表面上称赞贾谊,实则讽刺其被忽视的治国才能。
林和靖《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反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自己不慕富贵名利,隐居山林的决心。
王贞白《题严陵钓台》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反用姜子牙的典故,贬低治国之才姜子牙,是为了反衬严子陵不慕富贵名利。
总结
正用典故和反用典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正用典故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意图,使文意清晰明了;而反用典故则通过颠覆原典故的意涵,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增强作品的深度和韵味。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增强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