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李白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年,遁还,客巴西。
翻译: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帝的第九代孙。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年(约701年)返回中原,后客居巴西(今四川)。
二、原文(节选)
早年经历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翻译:
李白十岁便通晓诗书,成年后隐居岷山,曾参加州举考试但未中。益州长史苏颲见他才华出众,赞其可比蔺相如。
性格与行为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至是发其贪,凭贬临贺尉,夷简赐金紫,以户部侍郎判度支
翻译: 他喜好纵横术、击剑,行侠仗义且不贪图钱财。但后来因贪腐被贬为临贺尉,后任户部侍郎。政治生涯
初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平定蛮乱;后因“空文”被废,转任其他要职。安禄山反乱时,曾宿于松、匡庐间
翻译: 在任期间平定叛乱,但因奏疏被认为空洞被罢免。安禄山起兵后,他辗转至安徽庐山和江西九江之间。晚年境遇
永王李璘起兵时受聘为幕僚,后因璘败被牵连,论罪当斩。后得郭子仪营救,流放夜郎,后遇赦归阳
翻译: 永王李璘起兵时李白被聘为僚佐,但因永王失败被处斩。后经郭子仪营救,流放夜郎(今贵州),后获赦返回。 三、补充说明 文学成就
人格特征:其“使高力士脱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事迹,体现了傲骨与不羁。
历史评价:苏颋、贺知章、郭子仪等均对李白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