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于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证券经纪人抛妻弃子追求艺术梦想的传奇故事。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梳理:
一、主人公背景与转变
斯特里克兰德的身份
伦敦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中年时期拥有稳定职业和美满家庭,但内心深处对绘画充满渴望。
艺术觉醒与决绝
在婚后第17年,他突然抛妻弃子,前往巴黎追求绘画。初期生活穷困潦倒,甚至险些饿死,但始终未放弃对艺术的执着。
二、巴黎与塔希提岛的生活
巴黎的挣扎
斯特里克兰德在巴黎以画笔为生,但作品无人问津,生活陷入困境。他常被描述为“疯子”,却沉浸在自我世界中。
塔希提岛的归宿
经历挫折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女子爱塔结婚并定居。岛上生活简朴,他在此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壁画,最终因麻风病失明去世。
三、主题与意义
艺术与生活的冲突
小说探讨了个人理想与世俗价值的矛盾,斯特里克兰德为艺术放弃家庭,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对梦想的追求
通过斯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毛姆赞颂了为艺术献身的勇气,认为“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失去灵魂的”。
四、写作特色
第一人称叙事
以“我”的视角展开,通过回忆与朋友讲述交织,增强故事真实感。
象征手法
月亮代表梦想,六便士象征现实,贯穿全书主题。
《月亮与六便士》通过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轨迹,成为现代文学中探讨自我与艺术关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