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主要译著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印度文学经典翻译
《五卷书》 印度寓言故事集,包含《罗摩衍那》前六卷,被印度皇室列为修身教材,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中文译本由季羡林于1959年出版。
《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世界文学瑰宝,季羡林自1980年起分7卷翻译,1986年出版完整译本。该译本保留梵文韵律并兼顾可读性,被誉为“文化送出”的典范。
二、佛教文献翻译
《沙恭达罗》: 古印度梵文戏剧,季羡林1956年翻译,讲述国王与净修女的爱情故事,1962年出版。 《优哩婆湿》
三、其他重要译著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德语作品,季羡林1955年翻译,1956年出版。
《大事》偈颂:佛教律典,季羡林1941年研究梵语动词变位,1944年出版学术著作。
四、学术著作与散文集
季羡林的学术著作如《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虽非直接翻译,但体现了其学术翻译的深度与广度。
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包含文学翻译作品。
总结
季羡林的译著以印度文学作品为主,尤其以《五卷书》和《罗摩衍那》影响最大,其翻译理念强调文化传递与语言平衡,代表作均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权威渠道出版。